時間:2023-09-16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諒我的詞窮,我找不出更貼切的詞語來形容手中的這臺捷尼賽思純電 G80。事實上,對于一臺車而言," 性能均衡 " 并不是一個褒義詞,在一定程度上,它更多代表了車的平庸,但這臺純電 G80 不是。它將 " 性能均衡 " 帶到了另一個高度,而這個高度足以覆蓋掉它 47.58 萬元的售價。 純電 G80 是捷尼賽思推出的首款純電車型,而它也是我開到的第一款捷尼賽思的產品。在此之前,我更愿意嘗試燃油版的 G70,因為不論燃油版還是純電版的 G80,在我看來都有一點大,我不喜歡大車。 身邊的朋友大多說它丑 捷尼賽思卷土重來后的銷量表現絕可以用慘淡來形容,我個人認為不夠強大的品牌力是其最根本的原因,而它極度個性的外觀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了替罪羊。事實上,面對現在比較千篇一律的汽車造型,捷尼賽思的設計反倒是有點走心,它的車主,必定是能與這臺車產生共鳴的人。而目前大部分國人買車仍以代步為目的,追求獨立、個性、小眾是需要一定勇氣的,對造型如此,對品牌更是如此。 ![]() 但這反而也證明了捷尼賽思設計的價值,正如這臺純電 G80。它基于燃油版 G80 打造,正是大家口中的油改電車型,因此,在外觀造型上,它與燃油版 G80 的差距很小。依然是那個徽盾形的中網,只不過換成了封閉式的格柵,格柵兩側為隱藏式的充電接口,中間位置還有一個毫米波雷達的配置。中網下部同樣為菱形的格柵,不過采用了鏤空的設計,個人猜測是為了散熱需要。 ![]() ![]() 車燈則依然為上下平行的樣式,至少在這幾年里,這樣的設計會一直伴隨著捷尼賽思的產品。LED 日間行車燈同樣上下齊平,大燈采用了 LED 光源,上方為近光燈,下方則為遠光燈,車燈還擁有自適應遠近光的功能。另外,車輛的前翼子板處還擁有側方轉向燈,平行的設計也與前燈形成了呼應。 ![]() ![]() 純電 G80 定位于中大型車,其長寬高尺寸為 5005x1925x1475mm,軸距尺寸為 3010mm。車輛的側面不同于大部分轎車的傳統式設計,而是采用了一個近似溜背的造型,在風格上與捷豹 XJL 比較接近,整體姿態較為優雅、成熟。 ![]() 在純電 G80 的車頂,工程師加入了大面積的太陽能薄膜,據廠家介紹,利用太陽能所轉化的電能在一年內可以提供車輛約 1000km 的行駛里程。而正因如此,純電 G80 全系是不會有天窗的配置,這一點還是比較有意思的。 ![]() 由于溜背式的車身線條,車輛的尾部造型看著有點慵懶,整個車尾的設計還是趨于簡潔化,除了一個明顯的鴨尾凸起外沒有多余的折線。尾燈與頭燈依然是呼應式的設計,不過點亮后的內部結構還是能看出設計師的一點心思。后備廂蓋的開關設計比較隱蔽,位于后攝像頭的上方,整體造型與捷尼賽思的品牌 Logo 比較接近。 ![]() ![]() ![]() 純電 G80 的輪圈采用的是多輻條的設計,造型比較單一,但視覺效果復雜,這種多輻條的風格在一些 8、90 年代的美式豪華轎車上比較多見,此外,對于清洗來說不太友好。輪圈匹配了以操控性著稱的米其林 PILOT SPORT 4 輪胎,前輪規格均為 245/45 R19,后輪規格為 275/40 R19,另外,前輪還配有四活塞的對向剎車卡鉗。 ![]() 除了我之外,身邊的朋友似乎都不太喜歡純電 G80 或是燃油版 G80 的造型,歸根到底,還是品牌因素使然。在捷尼賽思選擇重回國內的時候,可供人們挑選的汽車品牌數量早已今非昔比。而對于一個 " 全新 " 的品牌來說,必然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沉淀與積累。捷尼賽思會用什么方式去突破這樣一段瓶頸期,也是廠家高層需要考慮的問題。 內飾豪華氛圍味濃郁 與車輛比較穩重的外觀相對應的,是處處透露著豪華氛圍的內飾。內飾采用了黛綠雙色的配色方案,色調的搭配很符合主觀審美。儀表臺為大面積的真皮包裹,空調出風口及中央扶手前方都采用了環保木的材質,此外,車輛的頂襯也為翻毛皮?偠灾,這套內飾的豪華質感在同價位車型中排名靠前。 ![]() ![]() 方向盤的造型為雙輻式,給人的整體感覺比較厚重,與內飾風格貼切,并且也采用了雙色的搭配。兩側的多功能按鍵區域分布比較個性,不隨大流,與方向盤的整體造型也有一個比較好的結合。不過方向盤的高度有一點低,無法調整到一個適合我的位置。 ![]() 液晶儀表尺寸為 12.3 英寸,指針式的樣式比較常規,界面風格會根據駕駛模式的切換而有所變化,行車信息中尚未更改的 " 油耗 " 字樣仿佛也在提醒著我這臺純電 G80 油改電的身份。 ![]() 中控屏為懸浮式,尺寸 14.5 英寸,整體較為狹長,因此看上去也會秀氣一些。車機系統的操作比較流暢,菜單的分級邏輯也很通順,容易上手。不過與當天試駕的純電 GV70 一樣,天際線的壁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對菜單部分字體的辨認,看上去不是很直觀。車機擁有語音控制、導航、OTA 升級、遠程遙控啟動等功能,同時,還支持蘋果 CarPlay/ 百度 CarLife。 ![]() ![]() 中控臺中部采用了一小塊觸控液晶屏作為空調操作區域,與整體的豪華氛圍并不違和?照{為前后三區配置,且擁有空氣凈化功能。操作區域上方還擁有一些常用功能的按鍵,如導航、多媒體等。 ![]() ![]() 車內配置比較符合這臺純電 GV80 的定位,方向盤加熱、方向盤電動調節、前后雙層隔音玻璃、18 個揚聲器的 Lexicon 品牌音響等都可以在車內找到。另外,車輛配有前、后兩個手機無線充電區域,而在前排座椅背后還有兩塊多媒體屏幕,不過就目前人們的使用習慣,其存在的象征意義依然大于實際意義。 ![]() ![]() 這臺純電 GV80 的座椅采用了 Nappa 真皮包裹,整體的填充厚實,靠背的側翼可以起到不錯的支撐。前排座椅擁有包括腿托在內的 14 向電動調節功能,加熱、通風、按摩功能也是一應俱全,而副駕還有老板鍵的配置。 ![]() ![]() 后排乘客可以獲得一個很寬大的下翻式扶手,扶手上還擁有不少功能按鍵,主要可以控制前排座椅后方的液晶屏。后排座椅擁有加熱的功能,而且除了兩側的手動遮陽簾外,后擋風玻璃還擁有一個電動遮陽簾。 ![]() ![]() 體驗者身高 182cm,前排頭部可以擁有 4 指左右的空間,進入后排后,頭部空間為 2 指左右,腿部空間 1 拳 +2 指左右?赡苁怯捎谲図數奶柲苎b置及車底的電池組占用了一定的空間,這臺純電 G80 的頭部空間表現比較一般。 ![]() 儲物空間的規劃比較常規,主要分布在一些我們熟悉的區域,其容量也中規中矩。此外,后備廂相比燃油版還有一個半圓式的凸起,因此,其裝載能力也要打掉一點折扣。 ![]() ![]() ![]() 駕乘感受驚艷到我 純電 G80 搭載了前、后兩臺電機,兩臺電機參數相同,最大功率均為 136kW,最大扭矩 350N · m,系統的總功率為 272kW,總扭矩 700N · m,其官方的 0-100km/h 加速時間為 4.9s。換擋的設計為電子旋鈕式,與純電 GV70 相同。 ![]() ![]() 車輛的底盤為前雙叉臂式獨立懸架,后懸架為多連桿式,另外,前、后懸架的主要部件均采用了鋁合金的材質,在用料上與它的定位很符合。純電 G80 全系都配備了一塊 87.2kWh 的電池,其 CLTC 純電續航里程為 625km。在充電功率為 350kW 的最大值下,電量從 10% 充到 80% 的時間為 22 分鐘。 ![]() 由于純電 G80 主要定位于舒適豪華,它并不需要過于激進的加速表現,因此,像純電 GV70 上的 BOOST 按鍵在這臺車上是見不到的。盡管如此,700N · m 的動力數據對于這臺中大型車而言也是綽綽有余了。在舒適模式下,車輛的加速就能獲得一個很出色的表現,且不會讓全車人感到不適,以至于讓我覺得運動模式都有一些多余了。 ![]() ![]() 這臺車的動態表現十分靈活,車頭對轉向的反饋很是積極,且異常精準,轉向比對于過彎或是變道的設定也很得我心。雖然略低的方向盤位置在一開始對我造成了些許不適,不過它的真皮握感出色,同時轉向力度也十分輕巧,并不像方向盤造型顯示得那樣厚重。 ![]() 在低速時,剎車的控制需要一定時間去適應,一開始會給人一個很生猛的感覺。方向盤后方擁有動能回收撥片,回收力度共分為 4 檔,各檔之間的差異非常明顯,同時還會影響到電門踏板的反饋。動能回收的最高檔為單踏板模式,與許多車型一樣,駕駛起來需要一定的適應及技巧。 ![]() ![]() 底盤的調校十分舒適,想必是由于電磁懸架的功勞,它對于地面顛簸的濾震很到位,行駛在絕大部分路面猶如在地毯上行走一般舒適,這絕對沒有任何夸張的成分。車內的隔音很好,前后排正常交流不成問題。 ![]() 高速上純電 G80 的行駛表現穩定,底盤整體的舒適調校絲毫沒有影響車輛在變道時的發揮,側向支撐柔中帶韌,感受頗佳。此外,純電動力隨叫隨到的特性也讓這套底盤如虎添翼,在車流中的穿梭更加游刃有余,整個行駛質感很高級。好吧,我收回文中一開始那句 " 我不喜歡大車 "。 ![]() 編輯點評 拋開一些細節層面,這臺純電 G80 給我帶來了比較正面、積極的感受,甚至還有一些愉悅在里面,以至于我到現在仍在回味當時的試駕過程。我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去適應這臺車,或是去努力挖掘它的特質來展現在文章里。我要做的,只是輕輕松松地將它開起來,因為,它的那些特質,會很自然地表露在我面前,畢竟,美好的東西,帶給人的感受都是相同的。另外,至于它的外觀,我始終不覺得它對銷量會有太大的困擾,加深品牌的影響力,其它事情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
上一篇:再不搶又得后悔了,全新配色smart精靈1 BRABUS性能版有多香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