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登陸 | 注冊 | 留言 | 設首頁 | 加收藏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車界新聞 > 文章 當前位置: 車界新聞 > 文章

上海嘉定:新技術深度融合汽車產業鏈

時間:2023-09-16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從元宇宙技術滲透汽車“新四化”關鍵技術研發、零部件生產乃至汽車營銷推廣等方方面面,到大模型技術加快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制造等數智技術在汽車產業的應用,種種跡象表明,新技術與汽車的深度結合越來越快,而科技大廠的技術能力更是為這種融合按下了加速鍵,不斷推動汽車業的數智化變革。

元宇宙“滲透” 大模型“上車”

在安亭上海國際汽車城,一個新的地標性產業基地正在出現。這個名為“元創灣”的產業基地,核心定位就是汽車元宇宙產業,是“汽車+”與“元宇宙+”雙向融合的主場景、主基地。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成架構,元宇宙是上海正在著力搶占的四大新賽道之一。據介紹,“元創灣”將依托嘉元信創,聯手國際虛擬引擎領軍企業EPICGames,打造上海汽車元宇宙研究院、汽車虛擬制片中心、汽車軟件賦能中心和上海元宇宙創新中心,聚焦技術研發、場景打造、技術轉化、人才輸出、數字營銷、標準制定六大關鍵環節,實現元宇宙技術在汽車領域的滲透應用。

事實上,不少汽車企業正在積極擁抱元宇宙概念,加快數智化轉型進程。蔚來、小鵬、理想、吉利汽車、上汽集團等,已經先后對元宇宙商標進行了申請注冊。

不僅是方興未艾的元宇宙技術,今年因ChatGPT帶火的大模型技術也迅速“上車”,吉利、廣汽、長安、奇瑞、長城等車企近期都公布了自家的大模型進展,而科技企業華為、百度、騰訊等也紛紛將大模型領域的技術能力應用在汽車業。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2023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透露正在和國內高校共同探索交通大模型算法,并表示騰訊會把大模型等AI技術的價值放大到整個交通出行、汽車產業以及城市建設的角度來考量,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融合發展,實現車、路、城之間共同的進化,讓每輛車都能夠享受到來自路和城的智能化服務。

今年7月舉行的華為云智能駕駛創新峰會上,華為云發布的自動駕駛開發平臺是將華為及其合作伙伴在汽車行業的多年經驗積累與盤古大模型等新技術進行深度結合,以提供更加敏捷高效的自動駕駛全流程開發平臺,加速自動駕駛量產。當前多家自動駕駛算法公司已將盤古大模型應用于場景生成、場景理解、預標注、多模態檢索等場景中,大大提升了數據處理效率。

此外,百度的文心一言已有東風日產、紅旗、長城以及吉利銀河等多家車企宣布接入,阿里巴巴也宣布AliOS智能汽車操作系統已接入通義千問大模型進行測試。

覆蓋全周期 深入多場景

在汽車的全生命周期中,元宇宙的應用正日益趨向廣泛:在設計和驗證階段,可以實現多人協作的沉浸式體驗和討論,并實現產品設計的遠程協同驗證;在生產制造階段,可以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實現對汽車制造過程的全面監控,以及對現場設備的遠程操控和優化仿真管理;在銷售階段,可以讓用戶在汽車的數字孿生體和物理實體之間建立一種全新的交互關系,提供多種沉浸式的營銷互動手段;在售后階段,可以通過數字孿生能力實現車輛交付的全程指導。

大模型則可以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工廠數字化等層面產生價值。華為云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助力車企和自動駕駛算法公司應對數據處理效率低、模型迭代慢等挑戰,華為云通過盤古大模型賦能自動駕駛開發平臺,可實現三層加速:通過數智融合架構打破數據、AI資源管理邊界,在一個平臺即可完成開發、測試、交付上線工作,讓業務創新提效,實現數據加速;借助盤古大模型在認知、感知、決策、優化等全領域的能力,車企可以快速基于盤古訓練出自己需要的模型,實現算法加速;基于昇騰AI云服務,可針對自動駕駛算法進行優化,實現精度性能提升,可以做到千卡訓練數月不中斷,實現算力加速。

大模型加持下的智能座艙則將具備出行場景對話式交互、邏輯推理、策略規劃和知識問答等多項能力,讓車內助手有能力像真人一樣跟用戶交流,可以理解并滿足用戶在車內場景的深層次需求。今年德國慕尼黑車展上,商湯絕影就已全方位展示了智能座艙大模型產品體系,以大模型技術直擊多種出行痛點,將安全舒適、極簡交互以及個性懂你的智能座艙體驗帶到全球消費者面前。

事實上,元宇宙和大模型技術也在融合發展。研發中心設在上海安亭的小馬智行是一家代表性的自動駕駛公司,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元宇宙可以說是一個信息技術的集成“天幕”,數字孿生技術是這一“天幕”上的眾多技術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數字孿生不是簡單地生成一個“數據影子”,如影隨形、亦步亦趨,而是要不斷生成具有現實性的可能性,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

而數字孿生和大模型可以相互影響,大模型可以幫助數字孿生進行模型和仿真計算,使孿生模型得到更高更快發展;數字孿生也有機會解決很多實體性行業問題,如在數據不夠充分的情況下,可以向更多更細致更實時的行業性數據沉淀和輸入,這些數據上到云端后,可以對行業性的垂直場景進行大模型應用。

打造典型應用 夯實數智基礎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日前印發的《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通過構建先進元宇宙技術和產業體系等舉措,推動元宇宙產業發展。其中明確到2025年,工業元宇宙發展初見成效,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形成一批標桿產線、工廠、園區。

對應元宇宙在汽車領域“全生命周期”的滲透應用,正在打造的“元創灣”汽車元宇宙產業基地,未來將在四個方向上引育優質項目:元宇宙+智能座艙,將聚焦車載芯片、域控制器、車載操作系統等領域;元宇宙+智能制造,將聚焦數字開發、建模仿真等工業軟件研發;元宇宙+汽車營銷,將聚焦沉浸式展廳、虛擬試駕等領域;元宇宙+汽車文化,將聚焦虛擬汽車賽事等領域。

各家科技企業也在發力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汽車業數字化底座。日前華為云聯合多家伙伴正式發布專為汽車行業打造的云基礎設施——烏蘭察布汽車專區。該專區采用3分區合規架構、7層安全防護,同時依托有資質的圖商伙伴能力,為自動駕駛數據提供全流程的安全合規保障。算力是影響大模型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汽車行業智能化的基礎,烏蘭察布汽車專區部署了昇騰AI云服務,能夠為自動駕駛開發提供算力支持。

“在汽車產業變革下半場,技術革命將進入深水區,呈現出與上半場不一樣的特點!痹诮衲瓿啥架囌蛊陂g舉行的2023中國汽車先鋒論壇上,中國國際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強調,對新技術的認知不會一蹴而就,技術的突破也永遠沒有終點;進入深水區的技術革命,難度會不斷加大;打造新的核心技術能力是車企在下半場的重中之重。

安亭,是上海國際汽車城。暑熱漸消,初秋的一天下午,坐在安亭鎮黨委書記嚴健明的辦公室里與他聊天,發現他對于汽車的熱情依然不減,同時又增加了新的熱情,對于元宇宙的快速發展與未來遠景,興致勃勃,滔滔不絕。

因為他看到了,汽車產業正在尋找新的發展路徑,而元宇宙正在尋找它最有潛力“落地”的實體產業鏈!捌嚕迸c“元宇宙+”的“雙+”動力,在安亭有相遇的良機。

汽車與元宇宙,在安亭可謂“天作之合”。安亭作為上海國際汽車城,“因車而興,以車為名”,汽車產業在全鎮產業體系中占了絕對支配地位,汽車產業的產值比重達到85%。

對于元宇宙,安亭也有超前布局,集聚了以采埃孚、堀場為代表的傳感器企業;以中科創達、東軟睿馳為代表的智能座艙和域控制器企業,還有以安納芯半導體、地平線、零束科技、初斟智能為代表的汽車芯片、軟件研發企業,以及以昆侖數模為代表的虛擬數字人企業。

嚴健明用了“虛實結合、以虛促實”的措辭,概括了汽車業與元宇宙的對接與融合。對于安亭來說,發展元宇宙,并不是另起爐灶,更不是更換賽道,而是瞄準汽車“新四化”的發展方向,運用元宇宙技術,為汽車產業賦能,“一虛一實、比翼齊飛”,讓新一代的汽車產業“跑得更快、飛得更高”,把上海國際汽車城的牌子擦得更亮。

在傳統制造領域中,汽車產業是鏈條長、要素關聯度高的產業。安亭是國內有名的汽車產業高地,有豐富的應用場景,產業規模大、產業鏈全、生態鏈完整、創新發展活力強,集聚了上汽集團、蔚來汽車、理想汽車等整車頭部企業,以及一大批零部件企業。而元宇宙是高新技術的“集合體”,融合了信息技術、Web3.0、人工智能、云算力、大數據、區塊鏈以及VR、AR、MR等廣泛的領域。汽車業的產業鏈之長,與元宇宙集成面之廣,決定了元宇宙對于汽車業的滲透將是“全生命周期”的。

安亭已經有了自己新一輪的未來目標:加快布局,充分發揮頭部企業帶動作用,加速汽車元宇宙要素集聚,打造汽車元宇宙標桿場景,形成更具活力的創新生態!傲幍2025年,建成千億級汽車元宇宙產業基地,長三角汽車元宇宙小鎮初具雛形!眹澜∶髡f。

汽車元宇宙,正在成為安亭的新名片。安亭正與中國仿真學會等機構密切合作,承辦2023年世界元宇宙大會,聚焦元宇宙關鍵技術發展的共性問題,交流元宇宙技術產業發展趨勢,展示元宇宙關鍵技術成果和應用場景,搭建元宇宙關鍵技術創新合作、交流和生態體系。

跨行業、跨領域的交流合作,政校企聯動、產學研協同的創新生態,算力中心、汽車元宇宙內容開發平臺和數字內容交易平臺,將使安亭成為向全球展示上海汽車元宇宙的標桿空間。

——記者手記

汽車正在成為科技創新高地

新近發布的8月汽車業數據再傳捷報,毫無懸念的是,出口數據和新能源汽車依然最為亮眼。中汽協統計顯示,8月我國汽車出口達40.8萬輛,同比增長32.1%;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4.3萬輛和84.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和27%,市場占有率達到32.8%,而這已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連續4個月超三成。

業界分析表明,得益于在新能源領域的優勢,8月中國汽車市場依舊延續了近兩年自主品牌高增長、豪華品牌微增長、合資品牌大幅下跌的局面。乘聯會數據顯示,8月自主品牌零售100萬輛,同比增長17%,國內零售份額為52.1%,同比增長6.1個百分點。

靚麗數據固然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崛起的明證,而剛剛落下帷幕的慕尼黑車展則再次證實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先優勢。盡管隨著全球汽車工業重心東移,燃油車時代制霸全球的五大國際車展日漸式微,但今年的慕尼黑車展卻因為中國50余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成團”而格外引人注目:不僅是因為相比上屆翻倍的中國展商數量,更是因中國企業展示的先進技術,已然涉及整車、三電系統、人工智能等多個關鍵領域,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事實上,相比4月的上海車展,素有世界汽車工業“奧運會”之稱的慕尼黑車展此次并沒有出現令人驚艷的新技術、新車型,展出的基本都在上海車展已經呈現過,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而言更多的是出于開拓市場的考量:在現代汽車起源地德國舉行的歐洲規模最大的國際性車展,同時也是大眾、奧迪、奔馳、寶馬這樣的汽車巨頭的主場,中國新能源汽車僅僅是與其比肩而立、敢于同場競技就對消費者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歐洲市場不僅僅是賣車那么簡單,賣技術才是重頭戲。從此次“成團”陣容可以看出,占據C位的除了比亞迪這樣的新能源車企,更多的是元戎啟行、商湯、地平線、黑芝麻等智能汽車軟硬件供應商。歐洲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道路上的慢條斯理,使得歐洲市場仍是一片廣闊的藍海。正如波士頓咨詢公司對于此次慕尼黑車展的評論:中國公司正在大舉進軍歐洲市場,并推出極具競爭力的產品。

在業界看來,中國新能源汽車一部分的競爭力優勢來自中國制造舉世公認的強大能力,更大部分則來自技術創新,尤其是科技企業近年來加速在汽車領域的發力。從元宇宙到大模型,從衛星技術到虛擬現實,原本看似遙不可及的各種新技術紛紛快速“上車”,華為等科技企業多年的技術積淀正源源不斷地融入新能源汽車這個全新的開放包容的創新巨系統當中,不只是參與,而是要在前沿技術里尋找更多突破口,釋放技術能量。由此也不難理解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CEO余承東在問界新M7發布會上說了5次“遙遙領先”為何上了熱搜。當科技企業走到汽車產業前臺,當更多科技力量注入汽車行業,汽車正在成為科技創新高地。事實上,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中,沒有哪一個產業像如今的新能源汽車一樣,能夠把各種技術、各個產業,甚至消費者都包容在這個開放創新平臺中,而科技企業的創新引領無疑對汽車業大規模創新具有重要意義,這就是汽車業百年變革中的決定性力量。


上一篇:為行業輸送專業技術人才!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技術賽舉行

下一篇:沒有了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 關于我們
閩ICP備07500721號  |   QQ:3309388110  |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  |  電話:13459508636  |  
Copyright © 2023 天人文章管理系統 版權所有,授權www.xds5888.com使用 OK文庫 Powered by 55TR.COM
成人无码影院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