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6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序言 西鳳酒誕生于華夏文明肇始之地,見證了周的幽遠、秦的剽悍、漢的厚重、唐的宏大、宋的飄逸,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文化名酒之一。三千年無斷代傳承至今,與眾多偉人名家、文人墨客結下了不解之緣,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話。一滴美酒就是史書一冊,一個故事就是豐碑一座。從今天起我們將邀您一同穿越古今,在三千年的時光中,細細品味一個個西鳳傳奇。 一滴西鳳酒,半部華夏史。中華文化,因酒生動。酒是人們物質的知己,生活的伴侶,感情的依托,歷史的見證,文明的使者,滲透了中華民族的歷史。中國四大老牌名酒之一的西鳳酒,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形成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晚期,無斷代傳承至今,留下諸多傳奇故事。周文王“五齊六法”釀國酒就是其中精彩的一個。 周文王是西周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品德堪比圣人的明君。周文王姓姬名昌(前1152年―前1056年),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朝奠基者。在位50年,倡導“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的社會風氣,使周國的社會經濟得以發展。他勤于政事,廣羅人才,演《周易》創《周禮》,被后世所推崇。 《周禮》就是這位圣君推行仁禮大道治國的儒家經典,融合道、法、陰陽等多家思想,內容極為豐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歷象;小至溝洫道路,草木蟲魚。凡邦國建制,政法文教,禮樂兵刑,賦稅度支,膳食衣飾,寢廟車馬,農商醫卜,工藝制作,各種名物、典章制度,無所不包!吨芏Y·天官》記載的“酒政舉酒之改令……辨五齊之名:一曰泛齊,二曰醴齊,三曰盎齊,四曰醍齊,五曰沉齊!闭f的就是雍州著名的貢品西鳳酒(時稱秦飲)的古法釀制技藝。 話說周文王得知雍州(鳳翔)陳林一家釀制的老陳酒(古西鳳酒)很有名氣,就親自召見了陳林,同時還批準了周公旦的建議,派周王室主管釀酒的官員倉文(倉頡后代)隨陳林去總結記載釀酒工藝方法,以便加以推廣。 倉文來到陳林家,便同陳林一起釀酒,還走訪了鳳翔各家釀酒作坊。他認真學習,不斷探索,總結經驗,成為一位釀酒專家。經過3個月的釀酒實踐、調查和研究,終于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的釀酒工藝,這就是著名的“五齊六法”。 “五齊”是指“泛齊、醴齊、盎齊、醍齊、沉齊”。釀酒必先進行發酵,使谷物膨脹,部分浮到液面上來,即“泛齊”;發酵期糖化作最旺盛時,醪味變甜,有了薄薄的酒味,即“醴齊”;再接著發酵旺盛,正發酵的谷物會不斷冒出氣泡,并能發出輕微嘶嘶的響聲,即“盎齊”;再往后發酵成熟的谷物酒精成分增多,浸出了原料中的色素,酒醅顏色由淺變深,即“醍齊”;發酵停止后,酒糟便自然下沉叫“沉齊”。 “六法”是指“秫稻必齊、曲蘗必時、湛熾必潔、水香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秫稻必齊,即要準備質量好的高粱和稻子;曲蘗必時,即制曲蘗要選好時日;湛熾必潔,即浸泡和蒸煮都要清潔;水香必香,即釀酒用水要選擇質量優良的;陶器必良,即盛裝器具要精良不滲漏;火齊必得,即必須掌握好火候,使發酵在合適的溫度下進行。 《周禮》中“五齊六法”工藝出現于3000多年前,主要用于釀造國家祭祀的國酒西鳳酒(時稱秦飲)。從中可以看出,西鳳酒工藝自古以來就十分復雜嚴密,釀造實行全過程嚴格品質管控,實施標準化精益操作,這樣才成就了當時的國釀西鳳酒(時稱秦飲)的極致味道!拔妪R六法”工藝的總結、發展和傳播,迅速促進了全國釀酒業的發展,國家稅收大增?梢哉f,《周禮》中“五齊六法”工藝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釀酒工藝的記載,也是西鳳酒工藝3000多年無斷代傳承的實證。周文王《周禮》中記載的“五齊六法”釀造專門用于祭祀的國酒就是古稱秦酒、秦州春酒、鳳翔燒酒等的西鳳酒。因為西鳳酒(時稱秦飲)口味獨特、馳名天下、非常好喝,周文王還專門做《酒誥》一篇,告誡大家西鳳酒(時稱秦飲)雖好,但要理性飲酒,節制飲酒,不要貪杯。 西鳳酒以“醇香典雅、甘潤挺爽、諸味協調、尾凈悠長”列為珍品。大文豪蘇軾“花開酒美曷不歸,來看南山冷翠微”,詩仙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白居易“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甚至于太宗皇帝“玉酒泛云罍,蘭肴陳綺席”等都是對西鳳酒的贊美。西鳳酒早在2000多年前,就作為國酒,伴隨著張騫的悠悠駝鈴成功打卡“世界朋友圈”,成為中國出口第一酒。1915年奪得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更是蜚聲海外。西鳳酒釀造技藝和釀酒工業遺產群榮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遠銷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 |
上一篇:中國唯一以酒命名的城市,太醉人了
下一篇:沒有了